Skip to content

亚洲全球对话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展望

13.01.2023

 

2022年11月16日,2022年度“亚洲-全球对话”(AsiaGlobal Dialogue 2022)在香港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等共聚,围绕“复苏与改革:全球经济变化中的亚洲”的主题进行交流与分享。

在题为“全球经济方向评估分析”的圆桌讨论中,春华创始人胡祖六博士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Julia Leung)、TJL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及CEO Terry Lundgren共同讨论了后疫情时代全球与中国经济方向、绿色转型之路及新型全球化共塑等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此次圆桌讨论由亚洲全球研究所和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及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邓希炜(Heiwai Tang)主持。

过去几年中,新冠大流行、俄乌战争、通胀升温、供应链中断、能源危机及食品安全问题加剧等多重挑战几乎同一时间向全球金融市场袭来。

具体来说,在疫情肆虐及国际局势动荡的大背景下,全球通胀不断升温,利率的上升导致发达经济体货币在世界各地迅速贬值,新兴市场也在产生不可避免的资产外流。与此同时,全球的供应条件已然今非昔比,全球经济骤然进入供应受限的状态。

虽然过去险阻重重,各位嘉宾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坚信变革的力量。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前景

胡祖六在谈到中国经济前景时表示,他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这一判断是基于两个前提:第一是防疫政策转变;第二是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政府将集中精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经济。

胡祖六认为中国的防疫政策在初期发挥了显著作用,大大降低了死亡率。但随着病毒的变化,政策成本愈发高昂,并对经济和地方财力造成重大影响。但是他依然看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随着防疫政策转变,中国经济会发挥出强势反弹的巨大潜力,首先是消费支出、服务业,而后是制造业。

“随着二十大的胜利召开,领导层显然已经开始发力。”胡祖六表示,其中最重要的着力点在于,第一,真正促进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增长;第二,继续鼓励创业创新。中国有很多科技行业并没有受到过去几年监管政策的影响,创新依然在快速进行。无论是科技人才储备,还是资本与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科技创新的条件都依然具备。

“中国的企业家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活力、最有弹性、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之一。政府需要做的只是为私营部门经济的反弹创造条件。”胡祖六表示。

胡祖六还认为,中国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系统不会真正受到房地产困境的冲击。大型银行仍然有非常雄厚的资本,有良好的资产质量,他们的风险敞口实际上比外界想象的要小得多。

与此同时,他也坦言,政府需要更好地与市场进行沟通,需要进行更明智和开明的监管,“(政策)沟通已经成为中国崛起的一大挑战。”

 

地缘政治:全球化尚未消亡

在谈到地缘政治时,梁凤仪指出全球化并没有消亡。金融机构针对面临的各种地缘政治风险做了很多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好处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难以被各国政府忽视。当其他国家可以分享中国增长的红利时,脱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胡祖六则以特斯拉上海工厂为例说明,谈论脱钩或者供应链多样化很容易,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其中所需要涉及的时间和成本。由政治驱动的供应链多样化将是没有效率的双输结局。

Terry Lundgren也认为在许多服务行业和贸易领域全球化并未消退,商品价格依然会保持稳定,不至于引发巨大的通货膨胀。针对美国政治的极化问题,Lundgren指出中期选举的结果表明美国选民已经受够了极端主义,而Z世代的人决定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都会影响两党的决策。

Michael Spence则指出,美国利用自己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将金融工具作为武器打击俄罗斯,这引发了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关切。美国政府严重低估了这种金融武器化做法的后果。

 

改变未来的重要变革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是全球经济中也存在这许多积极因素。Michael Spence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新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而创新正在从美国和欧洲扩展到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甚至拉丁美洲和非洲。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我们需要用新的方式来思考全球的相互依存关系。”Michael Spence认为,经济的多维数字化转型、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革命及广泛的能源转型是全球未来即将迎来的三大重要变革。尤其对后两者来说,各国政府没有任何真正的理由不进行合作。

在胡祖六看来,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并有潜力成为技术方面的世界领导者。在过去10年里,中国相关投资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总和。全世界每卖出两辆电动车,就有超过1.2辆是在中国销售。而在电池及其原材料方面,中国占据了全球供应链的75%至90%。

但是,中国也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在可再生能源、碳捕获、电动化等方面开发出色的技术,以促进全球净零排放。胡祖六相信,“中国将推动全球发展、减少贫困,助力共同打造一个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